游客2022-09-14
一票难求,得而复失,围绕求票展开的巧合与幽默,镜语丰富,表演活泼。有意思的是主角直到最后也没能看上球,医生则中途离开去完成接生手术,两人回来后检票人终于打破原则善良通融,可惜球赛已经结束。结尾主角的票又大意遗失,预示新一轮喜剧的到来。63年,表现全民体育热情,歌颂无私美好人性。
游客2022-09-14
这样一部片子完全不会让人昏昏欲睡。一方面是对那个时代的上海风物感到好奇,对那个时代的拍摄、表演、语言感到好奇,还对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感到好奇。另一方面止不住地在心里想:当时的人们业余生活真的有这么丰富吗?那种蓬勃奋发的精神、欣欣向荣的建设、无私真诚的品格,我倒是相信的。片中还看到海燕ck730微型客车,意外的惊喜。
游客2022-09-14
可以看见60年代的江湾体育场,故事轻松与幽默,明显感觉那个年代,上海普通人的某种侧面
游客2022-09-14
一个星期天的下午,交通队和医工队进行一场足球决赛,这场精彩的球赛,吸引了许多球迷。不少微型汽车司机是球迷,领导上为了满足乘客们的要求和司机们的爱好,同意让他们将观众送到球场之后,进去看球,等散场后再将观众送回市区来。一位球迷司机好不容易才弄到一张入场券,回了一趟家,就兴冲冲地驾驶着微型汽车出发了。半路上来了三位乘客,球迷医生和他的妻子,还有一位是胖球迷。到了球场以后,球迷夫妇就在门口等候退票,球迷司机却发现入场券不见了,焦急万分。球迷司机的儿子小球迷买了两张球票。后来知道爸爸已经有票,就将多余的一张球票转让给球迷医生的妻子。他们正要进场时,球迷司机发现了儿子,一把抢去了儿子的球票,小球迷十分泄气,球迷司机虽然渴望看球,到底心疼儿子,还是让儿子进场去了。球赛即将开始,许多没有入场券的球迷都在场外听广播,球迷司机和球迷医生一边等退票,一边却为球队的胜负议...
游客2022-09-14
牛犇客串的角色名叫裘糜,好比如今给孩子取名庆玲。全民对这项运动的狂热透着诡异,哪怕没买到票站着也要看完全场,而且一场不拉。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,这股热潮源于工商联合的主观意愿,没有去涉及庙堂降下的最高指示。砸锅卖铁化饥饿为精神食粮,不认真投入的人得做出深刻反省,去门口看看票子都是排着队抢购的。不过喜剧的呈现非常倚重默片时期的肢体表演,六十年代绝大多数电影仍然是黑白片。
Copyright © 2018-2020